你以為品牌在增長,當心是陷入了創(chuàng)始人情懷陷阱|麥青Mandy

品牌增長不是情緒化、碎片化的,它需要非常多、非常系統(tǒng)的理論和方法論去解讀。

  • 品牌增長的本質(zhì)是什么?
  • 品牌大滲透是基于哪些理論和方法論呢?
  • 小而美的公司是沒法做品牌的嗎?
  • 不同階段當中怎么去用大滲透的理論?
  • 競爭是場景的競爭嗎?還是產(chǎn)品的競爭?

01 品牌增長的本質(zhì)是什么?

很多創(chuàng)始人都容易陷入情懷陷阱,認為只要好產(chǎn)品、品牌名字起得好、logo做得好、設計做得好、或者是因為做了一個爆款的短視頻就必然能帶來品牌增長。其實不然,固然從理論上,做好以上幾點,自然會達成更好的顧客滿意度,從而能夠增加顧客忠誠度,從而能夠刺激品牌增長。

但現(xiàn)實當中是“雙重危機規(guī)律”,想通過增加顧客忠誠度而刺激品牌快速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營銷大滲透和渠道大滲透,壓根不會被更多顧客所認識、所記住、所熟悉、所購買。這就是所謂的“酒香也怕巷子深”。

HBG品牌研究院當中有非常實戰(zhàn)派的新銳品牌、包括老國貨品牌創(chuàng)始人和操盤手,每一次跟大家交流的時候都是非常感動以及受益匪淺。會發(fā)現(xiàn)凡是實戰(zhàn)派對于品牌增長的認知都不是碎片化的,都是非常理性、非常專業(yè)、非常系統(tǒng)的。品牌增長它不是一個情緒化、碎片化的東西,它需要非常多、非常系統(tǒng)的理論和方法論去解讀它。

02 品牌大滲透是基于哪些理論和方法論?

很多做品牌、做企業(yè)的人常常會根據(jù)過往的工作經(jīng)驗直接照搬在當下的創(chuàng)業(yè)或者品牌運作當中去。接著可能會靠運氣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暫時性的成功。但是當回過頭來復盤這些成功關(guān)鍵要素時,往往很有可能是后視鏡效應以及以果退因,對其中成功的底層邏輯甚至失敗的底層邏輯可能都總結(jié)不出來,或者沒有時間去細致的總結(jié)。

甚至我們常常把用戶或者洞察掛在嘴邊,但本身對于用戶和洞察的真正了解有多少?對用戶的底層邏輯和理論了解多少?對在實戰(zhàn)應用當中,如何用真實的用戶洞察去指引產(chǎn)品開發(fā),指引我們的營銷活動以及渠道滲透?到頭來可能也只有一些碎片化而混亂的經(jīng)驗而談而已。

品牌是一個是基于產(chǎn)品,它是去觸達用戶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回到用戶的底層邏輯,去理解品牌大滲透這件事情。一定要去了解用戶的底層購買規(guī)律以及用戶的心智規(guī)律。

03 小而美的公司是沒法做品牌的嗎?

如果你想要做一個基業(yè)長青、長久生存的品牌,盡量就要把品牌滲透率要做大一些,而不能只局限于做一個小而美。小品牌往往面臨著“雙重危機”的打擊,這也是《品牌大滲透》書籍中給大家系統(tǒng)講過的:滲透率和忠誠度指標也是隨著品牌市場份額的減少而降低的。市場份額越小,越?jīng)]有忠誠度。所以也就越發(fā)不太可能有忠誠度很高的小而美的品牌生意。

總之,一個品牌到底是增長還是衰退,取決于顧客拉新能力。如果拉新水平高于預期,品牌將會增長;如果拉新水平比預期低,品牌將會衰落。提高滲透率的唯一辦法,就是提高你的顧客拉新率。

你以為品牌在增長,當心是陷入了創(chuàng)始人情懷陷阱|麥青Mandy

04 不同階段當中怎么去用大滲透的理論?

從0到1的階段,往往受限于沒有資源、沒有人、沒有錢。那我們確實可以嘗試一些小預算,在我們有限的范疇當中,可以做一些小的區(qū)域滲透,可以做一些所謂的單點突破、所謂的跨界營銷。

但是當生意跨越了從0到1之后,很多新銳品牌會陷入到一種迷茫當中,這種迷茫是雙重迷茫:

第一種迷茫是在于生意大滲透的層面上,不知道渠道和營銷該往哪里走。

第二種迷茫是在于心智滲透的層面上,大家都想去加強自己的品牌價值,那這個時候往往就會陷入到要不要做品牌,要不要做品牌重新升級。

還是要回到當下階段能用的邏輯上,比如說在營銷大滲透當中,要去看一下還有哪些觸達用戶的途徑,沒有來得及觸達的我們就去觸達它。渠道大滲透當中還有哪些渠道?或者說在已有渠道當中有沒有可以提升便利性的東西?這些都是在不同階段要做的。但是底層原則就是當品牌跨越了從0到1之后,有了一定的生意基礎之后,千萬做好面面俱到、營銷+渠道雙滲透。

05 競爭是場景的競爭嗎?還是產(chǎn)品的競爭?

當在討論競爭或者是討論生意的任何問題的時候,還是要回到用戶的角度,就是洞察用戶本身的這個需求,這是一個底層維度。

有的時候用戶需求是基于場景的,有的時候是基于產(chǎn)品的。最好是把用戶的需求按照購買前、購買中、購買后這樣一個簡單的路線圖,然后再去洞察用戶在這個購買前、購買中、購買后不同的一些痛點需求,以及我們和競爭對手他家所處的這個優(yōu)劣勢,這樣也許就能找到一個對應的解決方案了。

本文經(jīng)授權(quán)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cgo/market/6620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2-04-25 10:46
下一篇 2022-04-25 10:51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