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夏天,西藏日喀則從前的一片荒漠上,長出了綠油油的土豆苗,當地的政府和農民為這個小小的變化感到振奮,支持這個生態(tài)公益項目的自然堂品牌和眾多志愿者4年的“種草”,也終于得到一絲開心的回報。
陳涓玲是“來自喜馬拉雅的自然主義品牌”自然堂所屬的伽藍集團公關傳播總經理,為了尋找品牌的源頭,落實包括日喀則種草在內的一系列公益項目,她在4年內去了西藏19次。
從大學畢業(yè)之后成為靳羽西助理,到服務瑞典政府上海世博會項目,再到擔任國內領軍的高科技美妝企業(yè)伽藍集團公關傳播總經理,陳涓玲與自己服務的企業(yè)一樣,堅信品牌的長期價值,也不斷在數字營銷的新領域搶占先機。
陳涓玲去年拿到復旦大學的傳播學博士學位,她是中華環(huán)境保護基金會理事、上海市優(yōu)秀志愿者、奉賢區(qū)人大代表,還曾入選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UNDP)“她的故事”主人公。
這些,都與她服務十年的伽藍集團,旗下的美素、自然堂、植物智慧、春夏、珀芙研、COMO、莎辛那品牌的成長密切相關。
陳涓玲當選2020年“中國傳播年度人物”后,我問她這一年來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她提到了讓自己深感自豪的三個項目。
第一個是2020年疫情爆發(fā)初期,伽藍在化妝品行業(yè)率先向武漢紅十字會捐款500萬元,并為醫(yī)護人員口罩臉捐贈保濕修護霜;第二個是2019年國慶70周年推出的閱兵式女兵用爆款五星口紅;第三個是西藏日喀則的種草喜馬拉雅公益項目。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28日伽藍第一時間向武漢紅十字會捐款500萬元,隨后醫(yī)護人員因長時間戴口罩引發(fā)的皮膚干澀過敏引發(fā)公眾關注,伽藍集團下屬的珀芙研品牌從2月1日起開始向全國144家醫(yī)院及3支醫(yī)療隊的3萬多名醫(yī)護人員贈送價值近500萬元的珀芙研728霜,解決了醫(yī)護人員的難題,2月10號又為微博受到關注的漢口醫(yī)院和其他地區(qū)醫(yī)院送去3萬支護手霜,11號的央視新聞聯(lián)播播放了這則解決醫(yī)護人員口罩臉和酒精手的公益新聞。

向醫(yī)護人員捐贈護膚品,后來也帶動了整個行業(yè)的捐助義舉。伽藍集團的收獲,一是履行了企業(yè)責任,獲得美譽,二是他們針對藥店和醫(yī)院渠道的珀芙研728霜獲得了極大的市場關注,與此同時,高功效自然堂煙酰胺安瓶面膜銷售也迅速增長。
我問這樣的公益行為是不是有營銷效果,陳涓玲說:“重要的是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初心就是幫助解決社會問題,快速效果的根源其實是它的反向——長期性?!?/p>
說到長期性,國慶70周年五星口紅是一個更直接的見證。2019年全網賣斷的爆款自然堂五星口紅是自然堂品牌與三軍儀仗隊合作的產品,而成功的原因不單因為人民日報對于背后故事的視頻報道,而是自然堂與三軍儀仗隊軍民共建五年不講回報的自然結果。
追溯到2015年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第一次有女兵出現在天安門前閱兵方陣,當時環(huán)球時報發(fā)了一張參加閱兵的一群女兵在用粉餅和口紅補妝的照片,很多品牌都猜這是誰家產品,因為粉餅長得都差不多,各大品牌都說是自己的產品。
陳涓玲說,直到后來有個我們的經銷商說,這個真的是自然堂,是咱家的,因為她女兒就是三軍儀仗隊的一員,她給女兒和戰(zhàn)友送了一批我們的產品。
后來自然堂就跟部隊聯(lián)系,長期提供護膚、彩妝和防曬產品,每年定期還幫他們做化妝培訓。部隊對妝容要求很嚴格,不能使用眼線,更不能用作企業(yè)的宣傳,但是公司認為這事應該做,不要什么回報。
2019年10月,自然堂為三軍儀仗隊專門推出了五星形狀口紅獻禮國慶70周年。好產品好故事,愛國情懷,讓這款產品一下子爆紅。
同樣,我問陳涓玲,如果其他品牌經銷商的女兒用了他們的產品,你們的機會是不是就沒有了。
陳涓玲說,看似偶然的機會,其實都有必然性。伽藍的董事長鄭春穎先生有特別的愛國情懷,對軍隊、對航天事業(yè)、對中國人引以為傲的事情都堅信自己有無償奉獻的義務。這個事情別人可能會做,但是伽藍一定會做。
“至于商業(yè)上回報,你開始想得越多,離那個自然的結果就越遠,” 陳涓玲說。
第三件讓陳涓玲自豪的事情,是伽藍集團的種草喜馬拉雅公益項目。2016年自然堂與中華環(huán)境保護基金會成立喜馬拉雅環(huán)保公益基金,在日喀則南木林縣荒灘種草4年,現在那片土地土壤已經發(fā)生了質的改變,肥沃的土壤完全可以種植當地特色艾瑪土豆。
陳涓玲給我看現場的照片,一片長著綠麥草,一片是明顯的荒漠。懷著對自然極大的感恩之心,自然堂在品牌創(chuàng)建十五周年之際,發(fā)起了“種草喜馬拉雅”公益活動,希望獲得生態(tài)效益、扶貧效益和發(fā)展效益。
人工種草、生態(tài)修復解決西藏部分高原地區(qū)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可行辦法。到2020年8月,自然堂向喜馬拉雅環(huán)保公益專項基金累計捐款1000萬元,支持種植266萬平方米綠麥草。
從2019年起,自然堂喜馬拉雅環(huán)保公益基金向南木林縣艾瑪鄉(xiāng)農牧民合作社捐助了種草所需的人工、機械、草種苗等成本資金,向300多戶貧困戶免費發(fā)放了50.4萬斤綠麥草,減少貧困戶農戶外購牧草的開支。
日喀則的公益草場只是自然堂在喜馬拉雅地區(qū)眾多公益項目的一個。
自然堂品牌的產品成分,來自喜馬拉雅5128米的冰川水、高原的龍膽花、沙棘這些多姿多彩的植物。伽藍集團在西藏林芝建立了科研中心,有喜馬拉雅美麗研究院,每兩年的國際學術論壇在西藏舉行,每年的自然堂極限越野跑,平均海拔4028米界限,100公里距離,吸引著挑戰(zhàn)極限、活出自我的勇士們。
……
關于品牌初心、品牌創(chuàng)新、個人成長,我與陳涓玲的對話:
姐夫李:非常佩服你們在喜馬拉雅,在公益方面的堅持。從另一方面說,在這個增長、競爭、直播的時代,品牌力和銷售力怎么更好的結合?
陳涓玲:每天都有伽藍旗下的品牌在做直播,我們跟李佳琦、薇婭都有合作,618、雙十一,我們做了數千場直播,品宣效果確實好,我們也會堅持做。但是你看,如果你也直播,他也直播,最后的決勝靠什么,靠的還是品牌,你長期積累下來的在用戶心智中那個位置,一如喜馬拉雅的冰川,滴水匯聚、長期堅持。“
姐夫李:你現在不僅負責伽藍的集團公關與媒介傳播,還是高端品牌美素的事業(yè)部負責人,在業(yè)務增長方面,數字營銷占了怎樣的位置?
陳涓玲:可以說,未來品牌的傳統(tǒng)公關行為只占20%,80%要用在數字化營銷。自然堂今年雙11主渠道粉絲近4000萬,他們來自線上和線下、不同的渠道,我們現在做的數據中臺,不僅要把數據本身打通,從洞察到效果衡量,讓數據最大程度地賦能業(yè)務增長;同時,還需要將數字化的能力滲透到運營,尤其是幫助傳統(tǒng)線下業(yè)務運營,從而提升全渠道的運營效率。內部資源的整合、利益分配在多品牌多業(yè)務的大企業(yè)非常重要。
姐夫李:如果舉例來說,數字營銷給你們帶來的增量的機會是怎樣的?
陳涓玲:比如結合地域、季節(jié)和用戶標簽,我們從數據中發(fā)現不同地區(qū)的消費者在各個季節(jié)的產品需求,及時調整產品研發(fā)和營銷策略。冬天快來了,南方的消費者需要怎樣的美白,如何為東北消費者提供保濕,品牌便可針對不同地區(qū)的消費者“定制”產品和營銷策略,然后用數字化投放手段,“將對的內容推送給對的人”,更高效地觸發(fā)消費者購買需求。
姐夫李:伽藍跟現在一些異軍突起的美妝品牌不同,他們很多是互聯(lián)網線上起家的,而伽藍是靠大量的CS美妝店,你們會重新考慮增長模式嗎?
陳涓玲:鄭春穎董事長堅信是渠道培養(yǎng)了中國這么多美妝店品牌,所以我們有責任不僅讓渠道活下去,而且要更好地成長。你要看美妝店,特別是高端品牌,客單價比線上高出很多倍;流量也不僅僅是網上注冊、下單,有效流量是掃你店門口二維碼領贈品的人,這部分人再繼續(xù)追蹤、篩選、轉化,沒有最初的實景流量不可能實現最后的轉化。這也是為什么集團目前的關鍵任務就是如何構建線下互聯(lián)網化的能力,如何通過數據和系統(tǒng)的加持,將線下的流量更好地承接和運營,實現新的生意增長。
姐夫李:你在負責公關的時候說過,每個傳播都是一次交易,現在你管業(yè)務了,真的要看銷售業(yè)績了,還這樣說嗎?
陳涓玲:原來說的交易是對人認知的影響,不一定是現金成交,現在我確實要把公關傳播和銷量轉化結合,讓傳播真正轉化為現金交易,這一步很難,但通過數據中臺、內容中臺、資源中臺,還是很有機會實現品銷合一。
姐夫李:在品牌、公關、營銷行業(yè),你是為數極少的博士,還是女博士,為什么工作那么忙,還花6年時間去讀個博士?
陳涓玲:這是一種讓我堅持的模式,就像我現在跑步,每天要跑5公里或者運動至少1小時,目標放在那里就是告訴自己要完成,說到做到,從做公關到做業(yè)務,拿下博士學位,都是讓我朝更好的自己更近一步。
姐夫李:讀博士也好,做公益也好,都是花很多時間,目標可及又可畏,你做這些事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陳涓玲:我覺得目標要有,更重要的是展望未來聚焦當下,別對實現目標的困難想太多,擼起袖子加油干,做人,做品牌,都是這樣。
姐夫李:對你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陳涓玲:一個是著名的(靳)羽西女士,還有就是低調的伽藍董事長鄭春穎先生。在我最豆蔻年華的8年光陰,是羽西手把手教我如何用心做人,努力做事,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人。在最近10年的職場生涯,是鄭董從戰(zhàn)略思維到策略執(zhí)行,幫助我成長為一名成熟的職業(yè)經理人,并且給我一個巨大的舞臺。
姐夫李:對你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么?
陳涓玲: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的《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它告訴你夢想就真實地在那里。在5000米高的龍脊埡口面對珠穆朗瑪峰,在西藏阿里札達土林幾億年的層巒疊嶂面前,我覺得一個人沒有夢想,就如同螻蟻,被環(huán)境、被生活瑣事壓迫,在大江大河大峽谷,我感到自己的天命是像一道微光努力地創(chuàng)造一些社會價值。因夢想驅動的人生旅程,不會讓你疲倦和困惑。

陳涓玲的辦公桌后,是一張巨幅的西藏神山——岡仁波齊的照片,看著神山,我理解陳涓玲受到的震撼和內心的啟迪。
源:姐夫李
—— 歡迎在線投稿 ——
特別提示:關注本專欄,別錯過行業(yè)干貨!
PS:本司承接 小紅書推廣/抖音推廣/百度系推廣/知乎/微博等平臺推廣:關鍵詞排名,筆記種草,數據優(yōu)化等;
咨詢微信:139 1053 2512 (同電話)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數據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fā)展的因素,實現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quan/3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