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這幾年冒頭的好項目都是投資人和行業(yè)沒有建立共識的項目,拼多多也是其中之一。
很長時間,拼多多不被理解,找不到投資人,沒人認為現(xiàn)有電商格局里,還會出現(xiàn)新機會。
靠著這樣那樣的偶然,拼多多才幸存下來,其幸存背后是黃錚及他的人脈圈起了關鍵作用。
01
1980年,黃崢出生在杭州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在當地一家工廠工作,學歷都不高。
小學,黃錚就讀于杭州市郊一所普通學校。上學期間,黃錚得了個奧數獎。小升初時,老師讓他試試杭州外國語學校。(以下簡稱杭外)
杭外是當時浙江省唯一一所在小學升初中時就可以全省自主招生的學校,其他初中都是就近入學的,所以它能夠在省內壟斷性地挑選小學畢業(yè)生。另外,它是六年制,初升高是只出不進的。
結果,12歲的黃錚就真考上了。這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老師都說他是小學前后9年里唯一一個考進這所中學的。
但黃錚以為它是一所完全學外語的學校,不想去。黃錚喜歡理科,就想去數理化強的中學。后來,他被小學校長叫去,勸他去讀,他才去了,就讀于杭外92級3班。
杭外是所好學校,師資厲害。大疆無人機的創(chuàng)始人汪滔,也是杭外的。他和黃錚同歲,比黃錚晚一年入學。
杭外之后,黃崢基本沒有參加過升學考試。1998年,他被保送進入浙江大學混合班(竺可楨學院前身),主修計算機專業(yè)。
大一時,黃崢就入選了浙大與梅爾頓基金會合作的培養(yǎng)計劃。這個計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給入選的學生一臺電腦,可全年免費上網。那時,能免費上網就如同上天饋贈禮物,十分難得。
2001年的一天下午,黃崢下課回到寢室上網,在MSN上有個陌生人要加他好友,對方自稱是網易創(chuàng)始人丁磊,要請教一個技術問題。
彼時網易已在納斯達克上市,黃錚的第一反應是遇到了騙子。當然,那人確實是丁磊。他們能聊在一起,于是成了朋友。
02
丁磊、王衛(wèi)、段永平、孫彤宇,能跟其中任何一個人做好朋友,就是很好的運氣了,而黃崢做拼多多時,卻同時拿到了這四個人的天使投資。
這四個人,分別是黃錚在不同時間段認識的。前文提到,黃錚和丁磊從網友成為朋友。而黃錚認識丁磊后,產生了蝴蝶效應。
2002年,黃錚浙大畢業(yè),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讀計算機研究生。丁磊就把他介紹給了在美國居住的段永平。段永平也是浙大畢業(yè)。和丁磊結識,是因網易最難時,他幫了丁磊一把。
黃錚快畢業(yè)時,原本要去微軟實習,但聽了段永平的建議,加入Google。在Google工作時,離段家又近,黃崢就開始幫段永平做些投資。
2006年,段永平以62萬美元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他去見巴菲特的時候也帶上了黃崢。那年,黃崢只有26歲。
此時,黃錚的人脈圈擴大到了Google。在谷歌期間,黃錚認識了現(xiàn)為光速中國基金創(chuàng)始合伙人的宓群。
2004年初,Google成立了CJK中日韓文搜索部門,黃崢雖不是該部門成員,作為工程師的他經常和宓群討論產品和市場方面的話題,也積極參與一些開發(fā)項目。此后,兩人相熟。后宓群回國,擔任Google駐中國辦事處最早的首席代表,搭建Google中國相關框架和業(yè)務。
2005年,黃崢也回國,參與創(chuàng)立Google中國辦公室。
2007年,黃崢從Google辭職,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黃崢是Google中國里最早離開去創(chuàng)業(yè)的,他一直有一種探索新東西的想法。
創(chuàng)業(yè)的錢是段永平給的,公司叫歐酷,是賣手機和數碼家電的線上商城。公司雖然有一定的交易流水,但毛利不高。
2010年,歐酷被蘭亭集勢收購。蘭亭集勢的創(chuàng)始人郭去疾也是Google前員工。黃崢的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畫上句號。
03
2010年,黃崢帶著原班創(chuàng)業(yè)人馬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成立了樂其電商,主攻電商代運營服務。
這時,黃錚認識了王衛(wèi)。兩個人從電商聊起,海聊,甚至聊到了宗教信仰,最后王衛(wèi)居然忘記黃錚的身份,遲疑地問黃錚,原來你是搞電商的。王衛(wèi)想做電商,問黃錚意見,黃錚直接說,你們做電商肯定做不成。
2013年,樂其的一部分核心員工開始運營游戲,成立上海尋夢,上線不足一年就開始盈利。
經過這兩次創(chuàng)業(yè),黃錚實現(xiàn)了財務自由。
2014年,上海尋夢不斷發(fā)展壯大時,黃錚突然得了中耳炎,在家休息了差不多一年??障聛砗?,黃錚就琢磨以后是繼續(xù)創(chuàng)業(yè),還是做投資?
這時,黃錚認識了胡澤民。胡澤民是91無線的CEO,2010年百度以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公司被收購不久,他便離開百度。
胡澤民打算成立VC做投資,在募資。一個朋友對胡澤民講有個潛在的LP想見他,是谷歌早期員工,這個人正是黃崢。
兩個人見面,聊得很開心,黃錚突然問胡澤民有沒有可能做合伙人。胡澤民覺得挺奇怪的,他形容就像第一次見面男生向女生示愛一樣。
胡澤民隨口一說,真有興趣,就搬到我家附近來吧,方便雙方溝通。他以為這事就結束了,沒想到兩三個月以后黃錚給他打電話,真的搬過來了。
兩個人住得近了,就更頻繁討論。最終,黃錚成為胡澤民的基金MFund魔量資本的管理合伙人。

04
黃錚,決定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
這次黃錚想要做O2O業(yè)務,借助互聯(lián)網讓手藝人從幕后走向前臺并獲得更多收益。
他找老友宓群聊,宓群認為這一理念是好的,但美甲師或其他手藝人要到用戶家里上門服務,一天下來效率并不高。為此黃崢還特意招了一批人,進行實地測試,最終得出同樣的判斷。
與此同時,黃崢關注到了美國一家會員制電商初創(chuàng)公司Jet.com,創(chuàng)始人也是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這家公司以動態(tài)實時定價手段,通過低價模式和大力度推廣,在電商行業(yè)引起了轟動。上線僅一年,每月新增用戶40萬,在2016年8月被巨頭沃爾瑪以33億美元收購。
他們發(fā)現(xiàn)Jet.com的獲客成本非常高,大約100美元,每一筆交易基本不賺錢,但電商的一個核心問題恰恰就在于如何高效獲客。
在不斷思考中,黃崢發(fā)現(xiàn),微信社交是流量的價值洼地。如用巧妙的方式挖掘,就能解決電商高效獲客問題。水果生鮮平臺拼好貨由此誕生。
2015年,黃崢成立拼好貨。
拼好貨的核心之一是解決用戶發(fā)現(xiàn)好商品的需求。現(xiàn)實生活中消費者發(fā)現(xiàn)好的商品,往往通過逛店或好友推薦的形式來購買商品,但這一場景在京東、淘寶搜索模式下不容易解決。
拼好貨專注水果拼團,采用了B2C模式,只運營二三十個SKU,價格也拉的非常低,一個石榴只賣2.99元。由于物美價廉,一度做到全網水果發(fā)貨量第一。
拼好貨上線大概兩個月后,到了荔枝成熟的季節(jié)。訂單從一天幾萬單暴漲到一天幾十萬單,貨來不及發(fā),錢也來不及退。
好在當時創(chuàng)業(yè)積累了很多人,迅速增加倉庫的產能,差不多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全國建了近20個倉庫,發(fā)貨能力從一天兩三萬單,瞬間提升到七八十萬單。
拼好貨在快速發(fā)展時,上海尋夢CEO阿布也坐不住了。她對黃崢說,這種拼單模式可以做成平臺。但黃錚提醒阿布,做平臺可能要燒錢,競爭會更激烈。阿布決心比較大,黃錚就同意了,將游戲公司里最核心的員工抽調20多人出來,做了拼多多。
2015年,黃崢共孵化了三個項目,拼好貨、拼多多和拼小站。這三條業(yè)務線放在一起,就是自營+平臺+O2O的電商全模式。
拼小站的情況不如預期。它的模式類似社區(qū)前置倉的模式,每個站點有一個負責人,同時負責線上社群維護,售后客服和線下配送。由于這些站點負責人只是加盟商,不愿受公司制約。半年后,黃崢選擇關掉了拼小站。剩下拼好貨和拼多多,一個自營,一個平臺化。
2016年9月,兩家公司合并,組成了新的拼多多。
拼多多沿用拼單社交分享,將品類從單一的水果拓展到了其他品類,從自建供應鏈自營模式變?yōu)楣倘腭v、與物流第三方合作的平臺模式。
05
拼好貨成立時,胡澤民就打電話給很多投資人。
他們有的直接拒絕,有的委婉表達已經不看電商了,見了的也不相信這種模式。這背后也是市場共識,都認為電商格局已定,已有淘寶和京東,不會再有新機會了。
所以,才有孫彤宇、王衛(wèi)、段永平、丁磊的天使輪投資。這幾個人投黃錚,完全是投人。
孫彤宇與黃錚相識,無證可考。他們相識也不難,杭州做電商的都在一個圈子。孫彤宇前淘寶網總裁,淘寶網就是馬云讓他帶隊做出來的。離開淘寶后,孫彤宇就匿跡于江湖。
拼多多成立的前幾年,融資很難,沒投資人看好。那時能融到錢,靠的都是黃錚的人脈圈。
2016年3月,拼多多拿到了9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投資人之一便是胡澤民。這輪融資,投資方還有高榕資本、IDG資本。
拼多多2018年上市前,高榕資本占股10.1%,憑借拼多多,高榕資本回報不少,同時也證明了自己。
高榕資本與黃崢的相識頗有戲劇性。2014年底,創(chuàng)辦不到一年的高榕資本把二十多位被投企業(yè)CEO拉在一起吃火鍋開年會,也請了一些LP過來,這其中有江南春,有胡澤民,還有孫彤宇。公開信息可以查到,孫彤宇目前還是高榕的LP。
這次年會,黃錚也來了。把黃錚引薦給高榕資本的創(chuàng)始合伙人張震的其實是孫彤宇,得知黃崢在做拼好貨,張震當即給出6000萬美元的估值,胡澤民和黃崢都驚呆了。
那晚,張震前司IDG的人也在。IDG的人聞訊而來,愿意給8000萬美元的估值。
所以,拼多多的A輪投資,其實在高榕資本的年會上就敲定了。
拼多多B輪時,光速中國參與投資,主導人正是宓群。圈里人講過一件更為隱秘的事,不知真假。光速投的那輪,拼多多已融不到錢,宓群出主意,光速先給TS,黃錚帶著光速的TS找其他投資人談,就說光速準備投了。但沒想到,騰訊也在這時決定投資拼多多。
創(chuàng)業(yè)后,黃錚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不被理解。用戶來自四五線城市和農村、賣的是低端產品、上市是因為缺錢等,黃崢認為這些都是外界的錯誤看法和偏見。
這種不理解倒也不盡然沒好處,被強大的對手忽視,才能崛起。據說,某個高管會議,有人對下屬說:拼多多做起來了,這就是你們的失職。
拼多多是從現(xiàn)有電商格局的夾縫中長出來的。創(chuàng)立三年時, GMV交易額過千億,擁有3億用戶,是僅次于阿里和京東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達到這一成績京東用了10年時間,淘寶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不到3年。
—— 歡迎在線投稿 ——
特別提示:關注本專欄,別錯過行業(yè)干貨!
PS:本司承接 小紅書/淘寶逛逛/值得買/微博/抖音/百度系/知乎/大眾點評等平臺推廣:關鍵詞排名,筆記種草,數據優(yōu)化等;
咨詢微信:139 1053 2512 (同電話)
首席增長官CGO薦讀:
更多精彩,關注:增長黑客(GrowthHK.cn)
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術和數據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的新型團隊角色。從單線思維者時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產品發(fā)展的因素,實現(xiàn)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帶來的有效增長…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quan/3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