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什么,未來帶來怎樣的變革|金融小百科

近日,“元宇宙”概念的熱度再次飆升,成為科技圈和資本圈熱議的話題。先是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更名為“Meta”,“Meta”取自于元宇宙(Metaverse)前綴。接著,微軟在會議上宣布將為自家的會議和視頻通話軟件Microsoft Team添加3D虛擬形象與沉浸式會議,蘋果也宣布其VR設備新品已經進入測試階段,預計在2022年發(fā)布。

國內方面,近一年注冊的與“元宇宙”相關的企業(yè)多達 408 家。其中,網易申請注冊“網易元宇宙“”雷火元宇宙“”伏羲元宇宙”等商標;百度申請注冊“metaapp”商標。其他如華為、騰訊、字節(jié)跳動、HTC、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均表示探索元宇宙。

那么,元宇宙是什么?需要怎樣的技術加持?其發(fā)展可能給我們的未來帶來怎樣的變革?

元宇宙的概念及起源

“元宇宙”這一概念出自1992年的科幻小說《Snow Crash》,書中提到了“Metaverse”,漢語根據其Meta和Universe的兩個詞根,將其直譯為了“超越宇宙”。

書中描繪了一個沉浸式的共享空間,跨越不同平臺,現實人類通過VR設備與虛擬人共同生活在一個虛擬空間的未來設定中。

元宇宙是什么 | 金融小百科

那么,科幻小說之外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呢?

美國游戲開發(fā)商Beamable公司創(chuàng)始人Jon Radoff表示,元宇宙的構造需要七個層面:體驗、發(fā)現、創(chuàng)作者經濟、空間計算、去中心化、人機互動、基礎設施。

元宇宙第一概念股Roblox公司CEO Dave Baszucki認為,元宇宙至少包含以下元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tǒng)和文明。

對于元宇宙概念,人們尚未達成共識。但其本質就是對現實世界的虛擬化、數字化的過程,需要對內容生產、經濟系統(tǒng)、用戶體驗以及實體世界等進行大量改造,使其成為平行于現實世界的空間。

元宇宙并不等同于電子游戲,也不等同于虛擬世界,它仍是一個不斷發(fā)展、演變的概念,不同參與者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斷地豐富著它的含義。

元宇宙是虛擬與現實全面交織,不會以虛擬的社會關系取代現實中的社會關系,而會催生線上線下一體的新型社會關系,也不會以虛擬經濟取代實體經濟,而會從虛擬維度賦予實體經濟新的活力。隨著虛實融合的深入,也會給監(jiān)管工作帶來更新和更大的挑戰(zhàn)。

元宇宙的技術支撐和產業(yè)生態(tài)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一方面疫情加速了社會虛擬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下,全社會上網時長大幅增長,“宅經濟”快速發(fā)展;另一方面,線上生活由原先短時期的例外狀態(tài)成為常態(tài),由現實世界的補充變成了與現實世界的平行世界,人類現實生活開始大規(guī)模向虛擬世界遷移,人類成為現實與數字的“兩棲物種”。

5G是元宇宙發(fā)展的通信基礎。設備要達到真正的沉浸感,需要更高的分辨率和幀率,因此需要探索更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以及視頻壓縮算法。5G的高速率、低時延、低能耗、大規(guī)模設備連接等特性,能夠支持元宇宙所需要的大量應用創(chuàng)新。

云計算是元宇宙發(fā)展的算力基礎。目前大型游戲采用客戶端+服務器的模式,對客戶端設備的性能和服務器的承載能力都有較高要求,尤其在3D圖形的渲染上完全依賴終端運算。要降低用戶門檻、擴大市場,就需要將運算和顯示分離,在云端GPU上完成渲染。因此,動態(tài)分配算力的云計算系統(tǒng),包括云儲存、云計算特別是云渲染,將是元宇宙的一項基礎設施。

人工智能是元宇宙的生成邏輯。人工智能將應用在元宇宙的內容生產、呈現和審查等全場景的應用。為了在元宇宙中實現最大限度的自由,AI技術需要從傳統(tǒng)的決策樹和狀態(tài)機向更高級的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發(fā)展,從而營造隨機生成、從不重復的游戲體驗,擺脫人工腳本的限制,允許玩家自由的探索和創(chuàng)造。

區(qū)塊鏈為元宇宙提供認證機制。基于去中心化網絡的虛擬貨幣使得元宇宙中的價值歸屬、流通、變現和虛擬身份的認證成為可能。去中心化的機制并不等于去中心化的結果,在實踐中,虛擬貨幣的持有量越來越向大戶和機構傾斜,這又將帶來分配結果上的中心化。此外,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由于其獨一無二、不可復制、不可分拆的特性,天然具有收藏屬性,因此可以用于記錄和交易一些數字資產,如游戲道具、藝術品等。

數字孿生技術的發(fā)展為元宇宙發(fā)展描繪出了世界藍圖。數字孿生即在虛擬空間內建立真實事物的動態(tài)孿生體。借由傳感器,本體的運行狀態(tài)及外部環(huán)境數據均可實時映射到孿生體上。該技術最初用于工業(yè)制造領域,而元宇宙需要數字孿生來構建細節(jié)極致豐富的擬真環(huán)境,營造出沉浸式的在場體驗。

元宇宙是什么 | 金融小百科

對元宇宙的未來的幾點展望

元宇宙的發(fā)展確實會打開的巨大的市場空間,將提供綜合環(huán)境、感官和玩法無限的增量空間。因此,在巨頭加持和資金競逐之下,不少國際知名咨詢企業(yè)看好元宇宙的未來,如彭博行業(yè)研究報告預計元宇宙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市場規(guī)模,普華永道預計元宇宙市場規(guī)模在203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

雖然元宇宙的前景誘人,且遭到資金瘋狂圍獵,但是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元宇宙在概念上依然處于混沌期,即便坐擁成為“互聯(lián)網的下一站”和“下一代超級計算平臺”的預期,但其發(fā)展必然是循序漸進的,由眾多工具和平臺不斷融合才能最終成形。倘若基礎設施、市場培育、軟硬件發(fā)展、內容建設等環(huán)節(jié)‘爽約’,就不得不警惕未來一到兩年內‘元宇宙泡沫’破滅的可能。

而且,當前元宇宙產業(yè)整體上還處于早期階段,從算力條件、網絡技術、擴展現實等現狀來看,產業(yè)發(fā)展也還至少需要10至20年的時間。可見,元宇宙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產業(yè)和市場都亟需回歸理性

元宇宙概念的大熱也標志著虛實融合的應用場景已成為互聯(lián)網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小新建議國家應加快相關支持政策的出臺,鼓勵和支持各類專精特新企業(yè)加增強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加大基礎信息技術研發(fā)投入,同時從法規(guī)和標準層面也應加強元宇宙前瞻性的立法研究,重點關注監(jiān)管審查、數據安全等問題。

參考資料:

  • 1、《元宇宙到底是個啥?會催生一個怎樣的平行世界?》;新華社
  • 2、《元宇宙行業(yè)研究:底層技術載體將支撐元宇宙發(fā)展》;東方證券
  • 3、《2020-2021年元宇宙發(fā)展研究報告》;工業(yè)智能化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quan/49589.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1-11-09 11:46
下一篇 2021-11-09 11:50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