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識設計的5大標準、人類心智的4大作用、品牌的3個系統(tǒng)、2套體系、1種定義;
本文為《品牌思維30講》的第2講,第一講:《品牌名稱:如何起一個好的品牌名|空手》
01 品牌的4321
在《心智探奇:人類心智的起源與進化》一書中,著名認知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史蒂芬·平克認為,人類心智具有四大能力:視覺感知、推理、情感、社會關系。[1]
視覺感知幫我們描述外界景象,但我們的視覺感知不只是通過眼睛對外界“拍照”,而是用心語對外界景象進行描述。比如,耐克的LOGO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條弧線,而是有豐富寓義的“勾”。
推理幫助我們理解和闡釋自己身處的世界,用已知推測未知。比如我說某個品牌擁有全球獨創(chuàng)科技和發(fā)明專利,你就會推測其性能卓越、品質可靠,并且售價昂貴。
情感幫助我們適應周邊環(huán)境與挑戰(zhàn),并做出恰當反應。情感指引行動,我們的思考和行為往往是有“感”而發(fā)。比如品牌的一大作用,就是讓我們對一個無生命的物品投射感情。
社會關系則幫助我們形成群體和組織,建立和外界的聯(lián)系。在這種能力驅使下,我們智人才有了部落、城邦、國家、文明,終于站上食物鏈的頂端。有了這種能力,所以品牌才能成為消費者的朋友、家人、伙伴等。
在這4大能力的基礎上,一個品牌要想影響消費者的感知、記憶、情感和態(tài)度,并與之建立關系。那么一個品牌必須包含三個系統(tǒng):符號系統(tǒng)、價值系統(tǒng)、意義系統(tǒng)。
什么是品牌?
首先,品牌是一個識別符號,包括品牌名稱、LOGO、VI、吉祥物、虛擬形象等。我們透過這些符號識別一個品牌,記住它,把它與別的品牌區(qū)隔開來。
比如可口可樂是紅色的,百事可樂是藍色的;OPPO是綠廠,VIVO是藍廠;耐克是個勾,阿迪是三道杠;麥當勞是金黃色的M,肯德基是白胡子老頭。
其次,品牌是一套價值標簽,標簽是對產品信息的簡化濃縮,是對品牌認知的錨定。它用最低的信息成本向顧客進行傳遞,顧客透過標簽認知一個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差異化特征。
比如寶馬的“悅”、沃爾沃的“安全”,可口可樂的“爽”。
最后,品牌是一種社會文化ICON,是某種意義的象征。它可以代表一個特定群體的態(tài)度、個性與自我形象,也可以代表某種社會公認的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
比如買一個小眾品牌的服飾代表你與眾不同、不隨大流、有個性,買奢侈品牌代表你是成功人士,具體到品牌如蘋果代表簡約和時尚美學,奔馳象征尊貴與名流。
識別符號讓顧客認識、記憶品牌,引發(fā)受眾的記憶反應;
價值標簽讓顧客認知、聯(lián)想品牌,引發(fā)受眾的認知反應;
文化ICON讓顧客認同、信任品牌,引發(fā)受眾的情緒反應。
品牌的這些功能模塊,讓品牌有名氣、有溢價、有忠粉,最終引發(fā)顧客的行為反應——購買并忠誠。這就是我所說的打造一個品牌的過程:認識——認知——認同,先讓顧客認識你,再讓顧客認知你,最后讓他們認同你。
基于這三大系統(tǒng),品牌到底要如何輸出到信息傳播端,傳遞給消費者呢?核心只有兩種信息載體:視覺和文本。
因為在人類大腦接收到的外部信息中,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剩下的則來自觸覺、嗅覺、味覺、平衡覺等其他感官。視覺視的是圖像和文字,聽覺聽的是語言和聲音。
所以一個品牌得有兩套傳播體系:視覺體系和文本體系。
視覺體系包括了品牌LOGO、VI(特別是標準色和輔助圖形)、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吉祥物、虛擬形象等。
它主要是影響人的視覺感知,幫助品牌創(chuàng)建識別符號,提供記憶抓手,讓消費者對品牌形象、個性風格形成直觀感知,從而聯(lián)想品牌價值。
文本體系包括了品牌名稱、核心詞匯與品牌標簽、SLOGAN(廣告語和品牌訴求主張)、品牌宣言、品牌故事、品牌價值觀,還有品牌傳播內容中的各種文字信息,如視頻腳本和旁白、文章和標題、活動主題、社交話題等。
文本體系建立品牌差異化,建立顧客認知,提升價值聯(lián)想,并創(chuàng)造情感連接,與顧客建立關系。它決定了品牌文案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決定一個品牌的基調與風貌;代表一個品牌要跟消費者說些什么,代表著你希望用戶如何談論你的品牌。
其實,這恰好也是廣告業(yè)的核心人員分工:文案+美術。文案負責文字,美術負責畫面。品牌傳播就是由這兩項職能為核心構建起來的。
當然,觸覺、嗅覺、味覺這些感官信息雖然占比少,卻對塑造顧客對產品的感受和體驗至關重要,它們和視覺信息一起,共同形成了品牌體驗,建立了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關系。品牌由此發(fā)揮影響用戶心智的作用。所以我們說,品牌是一套心智操控系統(tǒng)。
這就是品牌的4321,理解了這一結構,對于我們今后解讀品牌、分析品牌營銷的方法就開了一個方便的法門。由此門而入,我們正式進入本講內容的主題,品牌標識。
02 品牌標識
雖然我們這期的主題叫做品牌標識,但其實我們要講的是品牌的視覺體系。代表一個品牌識別性的視覺符號,除了基本的設計元素如LOGO、VI等,還包括了產品特征與包裝設計,品牌形象與吉祥物、品牌IP等。
比如提到慕思,你馬上想到的肯定不是它的LOGO長啥樣,而是一個戴眼鏡的意大利老頭;
提到奧利奧,你首先想到的是黑白夾心的餅干造型和扭舔泡的食用方式;
提到萬寶路,你腦海里會先蹦出來牛仔;
在大街上看到寶馬,你先認出來的可能是它雙腎造型的前臉;
看到勞斯萊斯,你會先確認一下車頭有沒有勝利女神車標。
美國著名品牌設計公司Lippincott,曾評選出品牌發(fā)展史上的20座里程碑。其中有耶穌魚、英國國旗、拿破侖的帽子(斜戴帽子是拿破侖的個人身份標記)、NBC木琴LOGO、蘋果麥金塔電腦、NIKE的just do it、facebook的點贊符號、“GOOGLE”作為動詞進入詞典、GAP新商標被撤回等。
這其中代表一個品牌的,既有LOGO,也有產品、廣告語、動作等其他標識性符號。
這一講內容,我們重點是談品牌LOGO,但是我們有必要站在用戶認知和品牌系統(tǒng)的角度去談如何設計品牌標識,打造品牌的視覺體系,進而建立品牌的識別符號、價值標簽和文化ICON。
而不要把設計LOGO,設定標準色和輔助圖形,延展VI當成品牌戰(zhàn)略本身。
品牌標識有5大設計標準——
識別性:獨特易識別、讓人眼前一亮,提高品牌的差異化
相關性:與產品相關,讓顧客看了之后可感知到產品屬性及利益
聯(lián)想性:有內涵、耐人尋味、讓人產生美好聯(lián)想
演繹性:便于延展,適用于多種媒介與載體,有利于品牌整合傳播
流傳性:經典耐看,經久不衰,不會輕易過時
接下來我們就從5大標準分別來談品牌標識設計。
03 識別性&相關性
這兩點放到一起來講,因為品牌標識要在識別性和相關性之間尋得一個平衡。
對于標識設計而言,首先要考慮的是圖形元素的選取,你選擇使用什么元素來設計標識。但是,如果選取的設計元素相關性太強,那么識別性就會不足。因為相關意味著普遍,眾所周知,大家都能想到。
比如銀行業(yè),國內大多數銀行品牌的LOGO估計大家都沒什么印象,為什么呢?因為多數銀行的LOGO都是用銅錢這一元素來設計,都是近似的外圓內方、古錢幣造型。
再者,如果我們給一個文具品牌來做標識設計,那么首先被想到的圖形元素可能是筆,鉛筆的造型、鋼筆的筆尖,或是手握筆在紙上書寫。這個元素很普遍,用它來做設計受眾很容易聯(lián)想到這是一個文具品牌,但很多品牌都在用,識別性就弱了很多。
當然,我也可以用蘋果、房子這些元素來設計文具品牌,那就比較有識別性了,但相關性又不夠了。
這就需要我們在設計時去選取那些既有相關性,又有識別性的圖形元素。一般來說,圖形元素一是來自于產品屬性,比如產品造型與特征;二是來自于品牌屬性,包括品牌名稱、創(chuàng)始人、企業(yè)發(fā)展歷程等。
比如澳大利亞國家旅游局,它的LOGO是一只袋鼠,這是澳洲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特征。
比如英國頂級創(chuàng)意公司300million為食品作家協(xié)會設計的這個LOGO,它是用筆尖和勺子的巧妙組合,既關聯(lián)了協(xié)會屬性,又讓人眼前一亮。[2]
比如新墨西哥心臟醫(yī)院的這個LOGO,它包含了三個設計元素:心臟關聯(lián)醫(yī)院屬性、手掌象征救死扶傷,齊亞太陽符號代表新墨西哥州,它還取自新墨西哥州當地印第安部落的土著象形文字。[3]
(新墨西哥心臟醫(yī)院)
(齊亞太陽符號)
使用產品屬性要素來做設計時,為避免與同類品牌的同質化,設計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創(chuàng)意重組,將不同的產品元素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象與符號,從而讓品牌標識既關聯(lián)產品,又獨一無二。
星巴克的品牌標識是一個拖著兩條魚尾巴、頭戴皇冠的性感海妖,來自希臘神話中魅惑人的塞壬。這是因為星巴克創(chuàng)立于美國西雅圖,西雅圖是美國西海岸的一個海濱城市,每年有大量的咖啡豆從非洲或拉美經西雅圖港口運抵美國。所以星巴克決定以海洋為元素,來打造品牌標識。
還有尊尼獲加Johnnie Walker,它的品牌名和LOGO設計是在致敬創(chuàng)始人John Walker,“行走的紳士”不僅描摹了品牌創(chuàng)始人的日常著裝風格,而且象征著不斷向前、永不放棄的品牌精神,代表品牌對于高品質的極致探索與追求,賦予了品牌以鮮明差異。
以上案例,就是設計品牌標識時的兩種圖形元素來源。一般來說,品牌LOGO有文字標、字母標、圖形標三種類型。當然這是對中國品牌而言,如果品牌名稱是英文,那么文字標和字母標就是一回事了。
有很多品牌在設計品牌LOGO時,不使用圖形元素,直接使用品牌名稱、英文名或拼音字母縮寫為元素來設計(即文字標和字母標)。這種設計方式的好處是增加品牌名稱的識別性和記憶力,缺點是可能缺乏與產品屬性的關聯(lián)。
比如虎撲,早年LOGO是“HUPU虎撲”,以中文名稱+拼音字母為設計元素;后來修改成“虎撲JR”,去掉了拼音字母,加入“JR”強調虎撲與用戶之間的聯(lián)系。因為虎撲用戶習慣自稱為“JR”,不過我也不知道它的原始含義到底是“賤人”還是“家人”。
其實對于中國品牌來說,中文名才是最重要的品牌資產,用英文字母來做LOGO設計除了看起來洋氣一點,國際化一點,并無多少實質意義。文字標好過字母標。圖形標與產品屬性、品牌屬性關聯(lián)緊密,但是沒有突出放大品牌名稱,對于初創(chuàng)品牌來說比較不利,因為一個新品牌首先要讓人記住品牌名稱。初創(chuàng)品牌,文字標好過圖形標。
像NIKE,雖然它的勾子標識聞名天下,是設計屆的經典之作。但在早年NIKE常用的LOGO是勾子加上NIKE四個字母的組合。后來隨著耐克知名度越來越高,耐克勾越來越深入人心,耐克才單獨使用勾子這一品牌標識。
所以也有一個折衷方法是在設計品牌LOGO時,既包含品牌名字,也包含產品相關圖形元素。
如漢堡王,它早期的LOGO就是一個“王”手拿可樂、坐在漢堡上。后來品牌一路簡化,最新版本變成漢堡的圖形中間夾著品牌名稱。
在移動端,漢堡王還有一個更簡化的版本,漢堡中間夾著一個英文字母“K”,“K”代表“KING”國王。它的設計元素就是產品屬性+品牌名稱的組合。
在選取好設計元素以后,接下設計要考慮的就是色彩的應用,色彩也是增強品牌識別性的重要方式。
一般來說,一個行業(yè)里的領導品牌VI標準色喜歡用紅,老二為了體現(xiàn)與老大的差異,顏色常常用藍。除了紅藍以外,黑白也是極為常見的選擇。
那么為了體現(xiàn)差異,你可以考慮采用更為大膽和亮眼的配色方案。如展示年輕化,可以用橙;體現(xiàn)活力,可以用綠;彰顯個性,還可以用抖音風格的炫黑和熒光風。
此外,你還可以考慮色彩的組合與搭配。比如聯(lián)邦快遞,早年的聯(lián)邦快遞LOGO長這樣——
它不僅辨識度不足,而且品牌名“Federal express”美國消費者也記不住。所有的快遞公司都叫“Express”,而“Federal”則讓人聯(lián)想到政府和官僚。
在重新設計品牌標識的過程中,設計公司在調研中發(fā)現(xiàn)員工和消費者為聯(lián)邦快遞起了一個簡稱“FedEx”,而且他們會把這個簡稱當成動詞使用——“請幫我FedEx這個包裹”。就像我們說百度一下、脈動回來一樣。
于是新的LOGO順理成章。
這個配色方案識別性極強,不管應用到任何地方如飛機汽車上、員工制服上、快遞箱上,都極其醒目。而且它還為聯(lián)邦快遞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標識符號——“FedEx”。
色彩的識別性不僅體現(xiàn)在LOGO、VI上,還體現(xiàn)在產品上。
像當年經典的“藍瓶的鈣”,消費者并不知道藍瓶的鈣在技術、功能、成分上有哪些升級,但是他們記住了藍瓶的鈣就是純凈的鈣,好喝的鈣,升級的鈣。三精制藥用“藍瓶”完成了與其他補鈣品牌的區(qū)隔。
還有啤酒里,法國品牌1664也用小藍瓶與傳統(tǒng)的大綠棒子啤酒完成了區(qū)隔。
我以前曾服務紅星二鍋頭的時候,紅星二鍋頭推出了藍瓶二鍋頭,主打“超級經典有點柔”,從而實現(xiàn)品牌升級,區(qū)隔于傳統(tǒng)的大小二,在消費者心目中完成了提升。
再如汽車業(yè)。過去在公商務需求主導汽車業(yè)的時代,廣告中出現(xiàn)的汽車產品車身顏色非黑即白,正經而穩(wěn)重。但隨著私人消費主導汽車業(yè),且日益年輕化之后,現(xiàn)在汽車廣告中的車身顏色也越來越絢爛,藍紅只是基本,豆沙色、熒光綠、馬卡龍粉正在成為汽車品牌搶奪消費者,讓品牌變得更獨特鮮明的關鍵所在。
還有電腦業(yè),在早期電腦都用黑色顏料作為外殼的時代,蘋果用米色和白色形成了鮮明差異,突顯了品牌。
1998年,蘋果推出臺式電腦iMac G3,采用半透明設計,有邦迪藍、草莓紅、青檸綠、葡萄紫、橘子橙等一系列配色,一掃PC界產品沉悶的風格。iMac G3靠與眾不同的配色,將蘋果從瀕臨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一舉改善了品牌認知。
在選擇好設計元素、配色方案以后,品牌標識的第三步就是確立風格。
像佐藤可士和設計的梅田醫(yī)院。他用棉布材質去呈現(xiàn)品牌的視覺系統(tǒng),在保證醫(yī)療品牌嚴肅、專業(yè)的基本屬性以外,賦予了品牌人性的關懷、情感的溫度。
風格從哪里來?這就需要我們談下一個概念,聯(lián)想性。
04 聯(lián)想性
除了識別以外,品牌標識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美好聯(lián)想和想象。它要有內涵、耐人尋味、喚起人們記憶中那些難忘的經歷與體驗,產生對所有美好事物的渴望與向往。
故此,企業(yè)在設計品牌標識時,一定要想清楚你想傳達什么,想讓消費者產生怎樣的聯(lián)想。標識設計要基于品牌戰(zhàn)略的要求,基于企業(yè)的業(yè)務范疇、產品屬性、人群特征展開,與品牌調性和風格保持一致、連貫。
2009年,李寧登頂國內運動品牌銷量第一的寶座,隨后啟動高端化、國際化戰(zhàn)略,競爭對手瞄準耐克和阿迪,市場鎖定國內核心城市和海外。
基于這一新的品牌戰(zhàn)略,李寧更換了品牌LOGO,從原來的旗幟飄揚換成更立體、更時尚、更銳利的“人”字造型,品牌名更多使用LI-NING而非中文李寧,廣告語從中文的“一切皆有可能”換成英文的“Make the change”。
雖然李寧的這一品牌戰(zhàn)略并未完全取得成功,但是品牌標識的更換完全是基于戰(zhàn)略要求所設計的。近年來,隨著李寧跟隨國潮復興,李寧又推出了一個“中國李寧”的子系列。這一系列產品的LOGO設計為印章造型、繁體字設計。
還有在2021年10月,李寧又推出了一個高級運動時尚系列,取名“LI-NING 1990”(1990為李寧的創(chuàng)始年份),而這個系列產品的LOGO設計則啟用了李寧曾經的舊LOGO,力圖喚回品牌曾經的歷史與記憶。
可以看到,李寧的品牌標識是先往國際化、年輕化方向進行設計,近來又轉向中國化,回歸復古、國潮的方向。
其實企業(yè)的一切設計,包括LOGO、色彩、產品、包裝、價格、廣告、虛擬形象都是在向消費者傳遞信息,讓消費者看了之后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網紅品牌鐘薛高,用瓦片造型來傳遞“中國雪糕”的風格;另一個高端雪糕品牌須盡歡,則用富有藝術氣息的團扇造型,讓人感受產品的高端和審美。
大約十年前,2012年左右,統(tǒng)一旗下的咖啡飲料品牌雅哈實施品牌升級,推出新的產品品味意式經典咖啡、意式醇香拿鐵,品牌訴求則更換為“品味濃縮的意大利”。
于是在產品包裝上,雅哈使用了意大利摩卡壺的造型來做瓶型,包裝上出現(xiàn)意大利元素。從而讓消費者從這一設計中感受到意大利的時尚與浪漫。
企業(yè)打造一個品牌,首先要從品牌標識入手,讓人直觀的看到、感受到、體驗到品牌的價值與形象。而一個品牌想要在原有品牌認知的基礎上做升級、重塑,或者實施年輕化,通常也會先對品牌的視覺風格做出改變,讓人馬上意識到品牌的變化,從而創(chuàng)造新的品牌聯(lián)想。
比如優(yōu)衣庫,當年在日本一度被視為廉價貨,買了它產品的顧客,買完第一件事就是將標牌剪下來,生怕給別人看到。
直到天才設計師佐藤可仕和出馬,對優(yōu)衣庫整個品牌進行重新設計,包括logo、VI設計、門店選址、店鋪裝潢、網站、廣告宣傳進行全方位的改造和革新,優(yōu)衣庫才一躍成為快時尚ICON,俘獲了全世界消費者的心。
要想創(chuàng)造好的品牌聯(lián)想,在品牌標識中一定要注意:設計不能太抽象,也不能太具象。
如果設計過于抽象,整個設計只有極簡的線條和符號,那么消費者無法從中感受到實際意義。
2013年韓國發(fā)布平昌冬奧會官方會徽,我非常崇敬的中國設計大師陳紹華在微博上對此做了一番點評,我非常的認同,這條微博我一直收藏到現(xiàn)在。
陳紹華說:“這一設計包含了當今設計所有通?。喝デ楦卸橄蠡⑷ド鴰缀位?、去層次而潔癖化、去個性而國際化”
在廣告業(yè),我經常見到這樣的景象。不管是標識設計、包裝設計還是廣告設計,企業(yè)總會提很多抽象的要求,諸如時尚化、年輕化、人性化、高端化、國際化之類。
當設計師綜合了這么多意見之后,設計出來的作品往往會導致過于抽象,保守,缺乏鮮明的特征,和具體的意象、元素,從而使得設計失去風格,也無法創(chuàng)造任何聯(lián)想和意蘊。這正是陳紹華老師所抨擊的“設計保險主義”。
(陳紹華設計作品,北京申奧標志)
但與此同時,設計也不能過于具象。過于具象的設計會喪失想象空間,對用戶來說是“所見即所得”,無法腦補出來任何美好體驗。
這既不符合消費者的心理特征,而且從商業(yè)上來講,標識設計是要能延展到各種場合和傳播載體上去的,過于具象的設計延展起來會非常生硬,強行應用也會看起來十分違合,不協(xié)調,引起生理上的不適感。
典型案例比如老娘舅這個“舅”,雖然識別性很高,但是它太過具象,沒有內涵,淺薄,大面積應用之后就讓人看起來很不舒服。
05 演繹性
演繹性是指品牌標識的延展和使用,能夠用于多種媒介與載體,起到整合品牌信息,加速品牌傳播的作用。
品牌標識可以延展到什么地方?如何被應用?這就需要我們知道企業(yè)觸達顧客的渠道是什么,顧客如何知道你的產品或服務。
常見的應用有這么三大類:
一是店鋪和終端上。也就是把標識應用于線下物料,如店頭、店招、櫥窗、展架、堆頭、店內海報、價格貼等,還有終端使用的各種物品上,比如臺卡、牙簽筒、紙巾盒、桌布、餐盤等。
像餐飲品牌,普遍都非常重視打造代表性的視覺符號,因為它們爭取顧客的方式就是靠店頭店招和店內陳列。像西貝的“I LOVE莜”和紅白格子布即是此中代表。
二是產品包裝上。產品包裝通常視覺面積較小,能放下的設計元素也少,但它是消費者購買的最后一道關卡,所以快消品牌大多相當看重產品包裝,通常在產品造型設計、標簽設計上做文章,或者使用文案、虛擬形象等手段,與目標顧客加強溝通。
比如農夫山泉的插畫設計,通過野生動植物元素傳遞產品的天然價值,樹立品牌形象。
比如絕對伏特別,靠一個瓶子造型成為廣告史上不朽的經典,全球最為成功的伏特加品牌之一。
比如江小白,早年是用產品封面文案和“江小白”這一虛擬形象和顧客建立溝通。
還有可口可樂,它的產品上識別元素非常多,比如擁有專利的弧型瓶、波浪線字體、握手手勢,以及瓶身文案上的各種玩法。
三是廣告上。在廣告中使用統(tǒng)一的標識符號,讓廣告變得更鮮明,更能突出品牌特征。經典案例如VISA所打造的“GO”,以及貫穿依云品牌傳播始終的“baby”都是這一品牌標識應用的典范,而他們其實核心都不是LOGO,而是代表著品牌核心價值的價值標簽與識別符號。
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的地球”企業(yè)戰(zhàn)略,從能源、交通、食品、醫(yī)療、建筑等21個主題范圍強調智慧互聯(lián)、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打造統(tǒng)一的智能基礎設施,優(yōu)化利用地球資源。
從這個簡短的描述中我們就能看到這一戰(zhàn)略構想的宏大、復雜與抽象,所以IBM打造了一系列“智慧的地球”標識在各種廣告畫面中去展示并呈現(xiàn)其戰(zhàn)略,讓人對“智慧的地球”印象深刻。
還有像GOOGLE和APPLE,對于其品牌LOGO在不同文化、不同地區(qū)也有著不同的演繹,豐富了品牌形象。
06 流傳性
品牌標識的最后一項設計標準是流傳性。
因為標識是最基本的品牌資產,也是品牌價值、品牌形象、品牌理念的承載物,所以標識的設計應該盡可能經典耐看、經久不衰,不會輕易過時。
當然,對于一個品牌來講,保持品牌的與時俱進,讓消費者對品牌有持續(xù)的熱情和新鮮感是有必要的,因此很多企業(yè)對于品牌標識會每隔幾年進行一次修改。
但是標識設計一般不會大改,不會改到面目全非,隨意更換品牌標識對品牌資產累積來說是一場災難。
2021年3月,小米在2021春季發(fā)布會上,高調宣布更換品牌LOGO。
新LOGO由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親自操刀,據說花了兩年時間和200萬重金。但在普通人看來,新舊LOGO之間的區(qū)別只是由原來的方形底圖更換成了圓角矩形(超橢圓)。于是小米新LOGO在網絡上立刻引發(fā)巨大話題和爭議。
但其實小米這么干是對的,因為品牌LOGO本不應該大刀闊斧地革新,而應小修小改,甚至是品牌官方不說消費者都沒發(fā)現(xiàn)。
(淘寶更換了LOGO恐怕很多人都沒發(fā)現(xiàn))
而且小米只花了200萬元就制造了上億級的傳播聲量和話題熱度,順便借助原研哉日本設計大師、極簡主義設計代表、MUJI設計總監(jiān)的名頭幫助品牌實施高端化。
反觀GAP。2010年10月4日,美國最大的服裝品牌GAP毫無征兆地突然宣布換標,更換過去使用了超過20年的藍底白字品牌LOGO。新LOGO一上線,立刻招致用戶們的抵制與抗議。
短短七天之后,GAP就在用戶的壓力下繳械投降,宣布放棄新標,用回原有的品牌LOGO。這個史上最短命的新標識導致了一場徹頭徹尾的公關災難。GAP為此更換了品牌部負責人,更換了廣告代理商,并且任命了公司史上首位CMO首席營銷官。
品牌標識的流傳性是由經典審美、品牌歷史、故事、內涵、個性共同澆灌而成的。但現(xiàn)在設計屆的主流設計理念卻是過分注重簡潔,追求識別性,迎合時代審美,適應互聯(lián)網媒介環(huán)境應用(尤其是移動端),由此對品牌標識的經典流傳造成了極大破壞。對此,我是不敢茍同的。
2011年1月,星巴克更換品牌LOGO。將LOGO中的Starbucks Coffee字樣去掉,將Siren女水妖圓形放大。
星巴克對此的解釋是擴展非咖啡類產品如冰淇淋、瓶裝飲料等,不再局限于咖啡店的經營,因此去掉LOGO中的“Coffee”字樣。
可以看出,新的LOGO雖然簡約醒目,但是品牌的經典性、歷史感正在減弱。每一次星巴克更換品牌LOGO,設計元素都會減少一部分,原本完整的女水妖造型越來越簡化,配色越來越少。以至于有網友專門P圖嘲笑星巴克,二十年后星巴克的LOGO會變成只有一坨綠色的餅。
這種極簡化的設計風格,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無襯線字體的流行。
2018年3月,Riccardo Tisci加入Burberry擔任創(chuàng)意總監(jiān),同年更換品牌LOGO。古典的襯線字體被替換為更現(xiàn)代的無襯線字體;使用了長達117年的披鎧甲執(zhí)長槍、策馬飛奔的英國騎士形象被去掉,換成了T、B字母組合的花里胡哨的花押字圖案。
這一新的設計徹底顛覆了原有的品牌風格,品牌的歷史感蕩然無存,尊貴的英國血統(tǒng)消失殆盡。
襯線,在西文字體中指的是字母結構筆畫之外的裝飾性筆畫,有襯線的字體,叫襯線字體;沒有襯線的字體,則叫做無襯線字體。
無襯線體,與漢字字體中的黑體相對應。該類字體通常比較機械,筆畫粗細一致,轉角銳利,沒有筆鋒。襯線字體,則在一個字的筆畫開始、結束處有額外裝飾,筆畫粗細有所不同,有明顯筆鋒,與漢字字體中的宋體相對應。
傳統(tǒng)的正文印刷,普遍使用襯線字體。襯線體看起來嚴肅正經,能帶來更佳的可讀性,帶有古典氣質的裝飾效果。但是隨著現(xiàn)代生活的變化,人們越來越喜歡使用無襯線體,因為它們看起來比較醒目,而且輕松、休閑。用于大段正文排版的話,無襯線體整體視覺效果比較協(xié)調,干凈整齊,在顯示器上看起來賞心悅目,因而更適用于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
如今,這種使用無襯線字體,加粗,字母全大寫,字母間距縮小的設計風格正在各個行業(yè)蔓延。尤其是奢侈品行業(yè)。[5]
比如2021年8月,德國知名奢侈品牌hugo boss更換LOGO,使用了34年襯線字標被替換。
(HUGO BOSS旗下兩個品牌:HUGO和BOSS)
比如2017年2月,美國時裝品牌Calvin Klein更換LOGO,字體加粗,字母全部改為大寫。
比如2018年8月,法國奢侈品牌Celine更換LOGO,它刪掉了品牌名上的重音符號,將將“é”變成了“e”,并且縮小了字母間距。據悉這一做法是為了便于年輕一代消費者更容易讀出品牌名稱,因而去掉了法語發(fā)音。
而且Celine以示革新,還將其在Instagram發(fā)表的內容全部刪除,只留了最新的三條介紹品牌新LOGO的推送內容。
此舉引發(fā)了用戶巨大不滿,評論中許多網友表達了抗議。他們認為法語拼寫體現(xiàn)的是Celine的品牌歷史和文化內涵。Celine此舉為了迎合當下的消費者,卻永遠丟掉了品牌獨有的風格和與眾不同的魅力。
二是扁平化設計。
扁平化設計是相較于擬物化設計而言,擬物化設計是模仿現(xiàn)實世界中各種物品的視覺效果,有光影變化、有三維立體質感。
扁平化設計,則是在設計時將這些額外的、冗余的裝飾效果統(tǒng)統(tǒng)去掉,沒有任何透視、紋理、陰影、漸變、浮雕等元素,沒有3D動畫,取而代之的是純平面效果,大面積純色應用,化繁復為極簡,化厚重為輕盈,化具象物品為抽象符號。
這一設計風格的優(yōu)勢是信息本身被凸顯出來,界面美觀、簡潔,而且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可以達到降低功耗和提高運算速度的效果。
扁平化設計這一概念,就是在2008年由Google提出。隨后,微軟成為第一家將其應用于數字界面的公司(2012年,Windows 8的 Metro 的設計風格)。2013年6月,蘋果發(fā)布iOS 7,一改過去的水晶界面和擬物化風格,全面擁抱扁平化設計。
由于蘋果的巨大影響力,扁平化設計逐漸成為設計屆的主流浪潮。無數品牌LOGO、APP圖標和UI界面,開始往極簡主義風格發(fā)展。
比如最近幾年,這股浪潮席卷了全球汽車業(yè),比如MINI(2015年推出新LOGO,下同)、奧迪(2016)、雪鐵龍(2016)、現(xiàn)代(2017)、大眾(2019)、寶馬(2020)、日產(2020)、豐田(2020)、標致(2021)、雷諾(2021)、SMART(2021)、沃爾沃(2021)、凱迪拉克(2021)、別克(2022)先后將自身LOGO拍扁。[6]
車企的這一普遍選擇,一方面是為了更方便適應移動互聯(lián)網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汽車業(yè)向智能化、電氣化方向發(fā)展,品牌調性需要變得更具科技感和未來感。于是車企們紛紛將車標中的立體造型和金屬質感拿掉,將其簡化成一個單純的、乃至單色的圖形符號。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凱迪拉克品牌LOGO,它曾是汽車界的經典之作。初代版本的凱迪拉克車標包括了王冠、盾牌、月桂花環(huán)以及貴族人名四大元素。
王冠來自法國皇室貴族、探險家安東尼·凱迪拉克的家族族徽,他是美國底特律城的創(chuàng)始人,凱迪拉克這個品牌名即是向他致敬。王冠不僅寓意貴族血統(tǒng),也象征著品牌在美國汽車行業(yè)的領導地位。
盾牌則象征勇氣和榮耀,寓意凱迪拉克是一種英勇善戰(zhàn)、無堅不摧的王者之師。
月桂則被羅馬人視為智慧、安全與和平的象征,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勝的人,都會受贈一頂月桂編成的花環(huán)。
這一經典的LOGO設計自1906年問世以來,屢經完善、修改,先是逐步去掉了王冠,2014年又去掉了月桂花環(huán),2021年這一波修改又將立體的多色金屬盾牌拍扁成黑白平面圖形。經典的手寫字體也被替換成了大寫的無襯線字體。
這一設計變化雖然更現(xiàn)代、更簡潔了,但是過去品牌中那種貴族奢華完全不復存在,網友們紛紛表示“現(xiàn)在的設計沒內味了”。
美國現(xiàn)代建筑的奠基人、摩天大樓之父路易·沙利文有一句經典名言,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7]
設計的首先目標不是追求形式美、追求風格,而是滿足功能。對于扁平化設計而言,它的確滿足了UI設計、交互設計對于降低功耗和提高運算速度的功能所需。
但對于品牌標識設計來說,標識的首要功能不是響應互聯(lián)網的加載速度,而是承載品牌價值、內涵和理念,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聯(lián)系。
一味追求極簡設計,迎合扁平化、無襯線體的設計浪潮,也可能導致品牌功能的喪失,品牌不再具備顧客情感紐帶的作用,只變成了一個注冊商標。
也許要等到某一天,這些品牌遇到用戶溝通障礙,他們才會再次審視品牌設計,重新尋回品牌曾經丟掉的歷史與精神。
注釋:
- [1] 史蒂芬·平克《心智探奇:人類心智的起源與進化》
- [2] [3] [4] David Airey《超越LOGO設計:國際頂級平面設計師的成功法則》
- [5] 標志情報局,專題盤點《這些大牌都喜歡無襯線+全大寫》
- [6] 標志情報局,專題盤點《越來越多的汽車LOGO被「拍平」了》
- [7]好奇心日報,《越來越普遍的扁平化設計,真的會降低人們使用頁面的效率嗎?》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cgo/market/7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