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RRR用戶增長模型”是互聯網運營領域的經典模型,該模型自2007年被硅谷知名投資人Dave MaClure提出之后,諸多互聯網公司將其奉為圭臬,并依此制定相應的用戶增長策略,且收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模型中的“A-A-R-R-R”分別代表了用戶生命周期的5個階段:獲客、激活、留存、變現和推薦,許多同行喜歡用轉化漏斗來展現這5個階段的關系,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獲客→激活→留存→變現”類似轉化漏斗,但“推薦”卻可以發(fā)生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更像是下圖所示:
此外,每個階段所關注的核心問題也有所不同,簡單匯總如下:
- 獲客:用戶從哪些渠道獲???如何才能讓其成為產品的使用者?
- 激活:新用戶能否get到產品的價值?如何讓其快速體驗產品?
- 留存:用戶為何會留下來?如何讓用戶反復購買?
- 變現:能否將留存用戶變現?通過什么形式?
- 推薦:用戶對產品是否滿意?是否愿意將產品推薦給他的朋友?
考慮到 “AARRR用戶增長模型”在互聯網運營圈的江湖地位,我計劃用5篇文章來詳細拆解這個模型中的5個不同階段,希望能幫大家領悟到這個模型的精髓之處,以期在未來的實操應用獲得更好的效果。
——————我是分割線——————
今天咱們先來聊聊第一個A,也就是“Acquisition(獲客)”。
“獲客”是“AARRR模型”的起點,也是所有產品進行運營時的起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人說最有效的獲客手段就是增大產品的曝光量,讓更多的用戶知道并使用產品,這話倒也沒錯,只不過在我們“從0到1”去開啟一款產品的運營時,最好不要一上來就在投放渠道上施以重金,而是在拿到充分且可靠的結論后再進行有節(jié)奏的推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畢竟如今的互聯網平臺大多已經告別”不計成本瘋狂拉新“的時代,轉而擁抱更加理性客觀的精細化運營了。
關于“獲客”都有哪些關鍵環(huán)節(jié)呢?
1、提煉產品價值
運營就是連接產品和用戶。
運營側固然可以設計很多玩法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并達成拉新的目的,比如幫我砍一刀、瓜分100萬現金大獎、限時紅包雨等等,但真正能打動用戶的還得是產品自身的價值,否則再NB的運營手段都不過是徒有其表的空中樓閣,或許能在短期內搞個所謂的“爆點”出來,但很難留住用戶,實現真正的“獲客”。
我在《增長圣杯“Aha moment”》一文中曾強調過“Aha moment”對于獲客的重要性,而與Aha moment高度相關的仍然是產品的核心價值:“Aha Moment是產品使用戶眼前一亮的時刻,是用戶真正發(fā)現產品核心價值的時刻。換句話說,此時用戶認識到這個產品對他們來說為何不可或缺,而正是這個時刻的體驗讓那些新用戶逐漸變成超級用戶或宣傳大使,幫助產品實現持續(xù)增長。”
所以在一款產品面客之前,首先要把產品的核心價值提煉出來,隨后圍繞該價值設計相應的獲客策略和方法。當然,產品價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需要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進行更新迭代,而在對產品價值進行提煉和包裝時,同樣可以通過AB測試來驗證用戶的敏感度,進而為后續(xù)的運營方向提供量化依據。
2、設計獲客路徑
在確定了產品的核心價值之后,就要設計具體的獲客路徑了,說白了,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把產品價值傳遞給用戶,吸引用戶注意并促使其完成注冊。
以App為例,獲客的主要路徑是“產品曝光→用戶點擊廣告→下載App→打開App→完成注冊”,很顯然,“產品價值”依然是產品曝光階段要傳遞給用戶的最為重要的信息,這也正是我們在各種互聯網產品廣告上所看到“主打點”,比如某電商平臺的“多快好省”、某貸款產品的“最高30萬額度”、某外賣平臺的“送啥都快”等等。
當然,如果在投放時能夠了解渠道所覆蓋的客群的屬性,那么為其設計定制化的獲客路徑,并搭配相應的拉新策略,以獲得更好的獲客效果。此外,獲客路徑也需要定期進行數據分析,通過持續(xù)優(yōu)化調整來適應不斷變化的用戶口味。
3、建立種子用戶群
對于一款全新的產品而言,建立種子用戶群在運營的起步階段尤為重要。
之所以將產品的首批用戶稱之為“種子用戶”,就是因為他們能夠發(fā)揮“種子”般的作用,不僅能深入地體驗產品,通過意見反饋來推動產品打磨得更好,同時還能幫助產品在特定用戶群中建立一定的口碑,甚至可以幫助產品實現精準獲客。
建立種子用戶群的基本原則是“質量高于數量”。通常情況下,種子用戶的規(guī)模不宜過大,1000~5000人即可,具體要視產品性質、團隊維護精力、服務器承載規(guī)模等情況而定,必要時還得適當提高門檻,限制種子用戶的過度增長。
同時,種子用戶最好是互聯網從業(yè)人員、互聯網愛好者或某領域的KOL,這類人要么比較了解互聯網,對產品接受度高,能對產品體驗提出有價值的意見;要么專業(yè)度高,在某領域內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不僅能產出有價值的內容,且能在相應的領域內促進良好口碑的形成。
此外,運營人員還需要持續(xù)維護好與種子用戶之間的關系,不斷收集他們的反饋,并通過產品迭代來持續(xù)優(yōu)化用戶體驗,最好能在這個過程中讓種子用戶建立起主人翁意識,實現產品與用戶的共同成長。
4、驗證觸達渠道
在找到產品價值、獲客路徑和種子用戶之后,就得解決獲客階段的最后一個問題了——觸達渠道。
觸達渠道通常分為消息觸達、行為觸達和裂變觸達三種形式。
- 消息觸達:包括公眾號圖文推送、公眾號模板消息、小程序模板消息、應用內消息、短信等等,消息觸達主要的作用是喚醒沉默用戶,邀請有更高忠誠度的用戶參與活動。
- 行為觸達:指用戶在應用內操作過程對用戶行為的反饋,活動期間只有符合參與規(guī)則的用戶,才能收到相應的反饋。比如用戶在滴滴App中完成打車并調起收銀臺準備支付時,系統(tǒng)會給其自動推送“使用滴滴支付首單減5元”的活動,促其開通滴滴支付。
- 裂變觸達:指的是讓種子用戶去邀請更多的用戶,擴大參與活動的漏斗敞口,畢竟在經過了微信紅包和拼多多“幫我砍一刀”的瘋狂洗禮之后,“裂變觸達”幾乎已經成了所有互聯網產品的獲客渠道標配。
不管最終使用哪些渠道來獲客,對渠道的驗證和評價都必不可少。其中評價的基本原則是“平均用戶成本不能超過平均用戶價值”,評價方法則有CPM(曝光維度)、CPC(點擊維度)和CPA(獲客維度)等,結合渠道成本和實際效果,最終確定適合產品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獲客渠道,進行適度投放。
結語
在互聯網流量紅利趨于消失的當下,用戶的教育成本越來越高,而當年屢試不爽的粗放式獲客手段也紛紛失效,這反而推動互聯網獲客回歸到最初意義上的運營上來,也就是“通過合適的渠道,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產品,推給合適的用戶”,其實還是這種返璞歸真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用戶增長之道”。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cgo/user/45936.html
這個寫的真好,學習到了??梢詾槭裁?沒有剩下的四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