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科幻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出了一本作品,叫《雪崩》。
里面有一個叫Metaverse的概念,指的是一個完全獨立于現(xiàn)實物理世界的虛擬空間,人們能通過腦機接口和頭部設備,進入虛幻自由的空間里,做任何想做的事。
中文翻譯賦予了Metaverse一點禪意,幫它取名為「元宇宙」。
接下來的二十幾年里,這個概念經(jīng)常用于科幻小說、游戲和影視作品,比如《頭號玩家》和《失控玩家》,都有類似背景設定。
這個概念怎么看都不新鮮,最近卻突然爆火,成為討論度極高的「風口」,主要是馳名雙標的扎克伯格,把Facebook名字改了,不叫Eface,也不叫Bface,而是不沾邊的Meta。
不是不好聽,但感覺不對味了,背后也有無奈之處。
扎克伯格很清楚,臉書的社交屬性,決定了它無法像微信一樣建立強關聯(lián)的私域社交關系。它處境有點像如今的微博,普通用戶的流量被明星、網(wǎng)紅、營銷號和各種超話搶占,大伙逐漸失去了表達欲,不再喜歡在公共平臺分享自己的信息,那它成立之初所堅持的價值,漸漸失去了基石。
無論從市值還是日活規(guī)模來看,臉書遠不到「衰落」地步,然而居安思危的扎克伯格有了很強危機感,必須整點新活,把蛋糕做大,能囊括用戶的更多需求,并且概念越是宏大,越能包攬更多紅利項目,最好能引發(fā)革命式的顛覆改變,如同當年的智能手機。
思來想去,扎克伯格決定打出「元宇宙」這張牌,畢竟他已經(jīng)在VR產(chǎn)業(yè)布局了好幾年。盡管他比誰都清楚,以目前的籌備根本無法實現(xiàn)元宇宙構想,可只要賦予它足夠酷炫的概念,再加上Facebook背書,不用憂愁投資問題,無數(shù)人排隊擠著上車。
于是,他關于虛擬世界的愿景就這樣公之于眾,并打出一套緊密的組合拳來穩(wěn)定軍心,例如,未來5年內(nèi)在歐洲投放1萬個元宇宙相關職位、每年投入50億美元建設元宇宙、再投100億美元進行技術研發(fā)……
為了讓投資者看到?jīng)Q心,還上架了一款數(shù)字會議App作為第一款元宇宙產(chǎn)品。
至此,元宇宙大火。
要說元宇宙是不是騙局,我認為得分開來看。
元宇宙的概念本身沒有問題,它是人類對更高精神追求的一種設想,也是一種未來生活的流行趨勢。
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情況,談元宇宙還為之過早。
扎克伯格早早打出這張牌,不是因為他掌握了絕對前沿技術,有足夠底氣去推行元宇宙,而是想突破困局,給投資者一點信心而已。
想要實現(xiàn)完整的元宇宙構想,以目前的技術遠遠無法達到。
元宇宙主要涉及幾方面技術,芯片、網(wǎng)絡通信、VR、AI、區(qū)塊鏈技術等。
之前我在寫《大科技停滯時代》時講過,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仍處于相對停滯狀態(tài),無論芯片、網(wǎng)絡通信還是互聯(lián)網(wǎng)。至于區(qū)塊鏈,在經(jīng)歷幣圈亂象后,投機者平靜散去,只留下寥寥搞技術的人。
最基礎的VR設備,它作為通往元宇宙大門的鑰匙,這些年來一直原地踏步。
2014年,F(xiàn)acebook收購了專做虛擬現(xiàn)實設備的Oculus公司,讓公眾第一次知道扎克伯格進軍VR的野望。
之后一段時間都被稱為「VR元年」,那時除了比特幣,風頭最盛的是VR眼鏡,各大廠商都覺得自己可以做,甭管有沒有那個金剛鉆,能吃到紅利才是重點。
很多人到現(xiàn)在對VR眼鏡的印象還停留在「眩暈」、「卡頓」、「沉浸感不強」等負面觀感中,就是因為早年暴力增長的劣質產(chǎn)品敗壞了整個VR產(chǎn)業(yè)的聲譽。
到2016年下半年,這場狂熱的逐利游戲突然啞火,泡沫散盡。
許多靠著PPT拿到融資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后期因為沒有資金支持而率先出局,只剩下有巨頭資本支持的企業(yè)能堅持住。
Oculus有扎克伯格這個親爹支持,這些年一直沒斷奶,活得還不錯。
即便如此,VR行業(yè)近五年來可以說毫無進步,甚至在開倒車。
游戲愛好者都有印象,初代VR設備普遍需要連接PC作為終端。在這種模式下,如果電腦配置跟得上,畫質流暢度和沉浸感都不錯。
可問題出在,主流標準配置的PC難以兼容,連接VR設備后畫質和流暢度都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下,想要快樂體驗VR還得花錢升級自己的PC配置,用戶成本就太高了。
因此,銷量撲街無可避免。
有部分廠商選擇做無線VR,也就是如今VR設備里的主流產(chǎn)品——VR一體機。
這玩意原理很簡單,就是把終端移植到機器內(nèi)部,這樣會使它的造價更低,有助于打開銷路。
聽上去似乎挺好,從有線變無線,不受拘束,價格還便宜了,簡直是科技體驗的一大進步。
可惜,這背后代價是犧牲視覺體驗,從PC芯片變成了移動芯片,無論圖像性能和空間定位性能,都全面降級。
奈何一體機價格便宜,大眾普遍也不懂這么多門道,在廠家強勢推廣下,VR一體機成為了市場主流,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直至今日,無線VR設備的技術目標,還一直在向幾年前PC有線機的基礎功能看齊,勉強實現(xiàn)追平。
今年年初我買了Oculus quest2,到手不到三千元,質感和手感都值這個價,一開始我用著挺新鮮。
不到兩個月,它閑置在角落積灰了。
主要原因是不舒服,整整一斤多重的塑料盒,緊緊箍住我的眼部和頭部,內(nèi)部環(huán)境密不透風,使用時間過長就會有沉悶感,佩戴體驗不行。
另外,無線手柄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操控,我需要一直調整肢體幅度才能保證卡點。
這就變成了是人在配合機器,我玩一個小時就已經(jīng)筋疲力盡。
最后想說,這玩意的使用門檻太高了。
從激活、注冊賬號到最終使用,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研究教程,過程曲折能把人心態(tài)搞崩,不適合小白用戶上手。
就這玩意,根本撐不起「人手一臺」的野望,扎克伯格想靠它稱霸元宇宙市場,讓人堪憂。
在我看來,元宇宙不是騙局,但目前圍繞元宇宙展開的經(jīng)濟活動都是割韭菜。
前段時間有一款叫Decentraland的游戲,畫質堪憂,炒的就是元宇宙概念。
買單的人還不少,游戲里一塊地皮四十多美元,現(xiàn)在翻了兩百多倍,林俊杰還花了78萬在游戲里買了3塊地皮,就挺迷的。
如果說在游戲里炒地皮,勉強算一種投資行為,那去「元宇宙」付費培訓課,就完全是搶著送錢。
套路基本都是賣課、收取會員費,告訴你元宇宙是當下最火爆的風口,不想錯過賺錢機會就來聽老師講課吧,學習前沿的元宇宙知識,抓住時代機遇。
一門課只要699,你就能贏在起跑線上。
學員能不能賺到錢不說,講師靠著賣課倒能賺個幾百萬,真正的知行合一。
還有這種「元未來家族」,已經(jīng)魔怔了:
更強的還是股市上那些冒頭炒元宇宙概念的垃圾股,勸你們不要想著蹭熱度。
熙熙攘攘重復著老調子,將這種新瓶舊酒的玩意弄得推陳出新,本質仍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把戲,大部分普通股民薅不到紅利羊毛,得到的就是一個高位套牢待遇,甚至血本無歸。
其實謹記一點,真正能賺錢的事,別人巴不得自己全賺了,連自家人都不愿意告訴,哪還輪得到韭菜。
但凡敲鑼打鼓告訴大家,這玩意肯定能賺錢,不用懷疑,那賺的肯定是你錢。
本文經(jīng)授權發(fā)布,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quan/5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