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新能源車企紛紛“出海”:哪車多,哪就是起跑線?

“一方面宣傳要出海比拼BBA ,另一方面在國內的服務跟不上,被消費者不斷投訴,這種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币晃恍袠I(yè)人士強調.

「感覺歐洲滿大街都在跑這些電動車了吧?」

德國時間10月7日晚上,蔚來汽車在NIO Berlin 2022發(fā)布會上宣布進軍包括“ BBA大本營 ”德國在內的歐洲四國市場。至此,包括小鵬汽車、上汽名爵、比亞迪、領克等新能源車品牌都以不同的形式進入歐洲,與眾多歐美品牌展開了競爭。

事實上,最近幾年,中國品牌汽車出口數(shù)量逐年攀升。其中,新能源車更是自主品牌“出海”的主力賽道。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顯示,2022年的前8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達34萬輛,同比增長97.4%。

國內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激增,尤其是自主品牌“出?!逼嚬I(yè)發(fā)達的歐洲市場,經常引發(fā)公眾的關注。因為,這不僅代表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更預示著國內新能源車企,正在搶灘歐美汽車強國的大本營。

12121212

那么,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紛紛“出?!?,究竟是要開拓一片藍海還是要一聲叫好?在這些“出?!睉?zhàn)略背后,乘著新能源大潮的自主汽車品牌,能否在海外市場拿下豐厚回報?

「 01 

高調“出?!敝髴?zhàn)績如何?

“自主新能源汽車搶灘海外市場,我覺得很多時候是雷聲大,雨點小?!?/p>

聊及相關“出海”話題,曾在國內一家新能源車企從事宣傳工作的徐穎(化名)表示,近幾年,的確有不少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進軍海外市場,但真實銷量都不高,部分品牌在海外的銷量,甚至可以用“慘淡”二字形容。

中國新能源汽車看似可觀的出口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比重,是海外的獨資、合資企業(yè)在華生產,并返銷海外市場產品。有數(shù)據(jù)顯示,僅2022年的上半年,特斯拉中國所生產、返銷海外的純電動車,就有大約16萬輛。

有媒體整理乘聯(lián)會所公布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2022年前8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占比,特斯拉中國占了將近一半份額。其次是上汽乘用車、東風易捷特,占比分別約18%、11%。

至于自主新能源汽車“一哥”比亞迪以及擁有沃爾沃背書的吉利,則分別占4%、3% 左右。徐穎透露,相比比亞迪、吉利,上汽乘用車早在2019年開始布局海外市場,有先發(fā)優(yōu)勢。尤其是上汽乘用車“出?!钡闹髁镸G車型,作為曾經的英國運動汽車品牌,在歐洲市場仍然有一定的知名度,為品牌成功“出海”打下了一定基礎。

“至于易捷特,是東風和雷諾、日產的合資企業(yè),是以出口雷諾電動車為主?!毙旆f解釋,以此計算,今年前8個月完完全全自主的新能源汽車“出海”規(guī)模,大概只有小幾萬輛。

至于在“出?!毙麄魃细鼮楦哒{的造車新勢力,海外之路似乎也不順利。Cleantechnica 數(shù)據(jù)顯示,小鵬“出?!钡那皟赡?,在挪威僅售出了1006輛汽車。今年5月份,媒體還爆出過其“海外業(yè)務多位高管離職”的消息。

有行業(yè)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在歐洲各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的Top10中,仍見不到國內自主品牌的身影。換句話說,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雖然“出?!绷?,但在歐洲消費者眼里仍是小眾品牌的存在。

也正因如此,徐穎表示,早已做過調研、對歐洲汽車市場有一定洞察的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絕大部分都是采用與海外“地主”——即貿易代理商合作的方式,出口并銷售產品,減少自建4S店的成本與精力投入,目的就是降低各種風險。

同時,為了保證自主新能源汽車“出海”之后有一定的海外銷量,多數(shù)車企與海外代理商往往會發(fā)力商用需求——將新車批量“壓”給出租車企業(yè),甚至汽車租賃公司。

“大家的售前、售后靠的都是海外代理商,只有蔚來,目前宣布是在海外開直營店?!毙旆f同時強調,蔚來高調“出?!睔W洲四國,目前主推“以租代售”的訂閱模式,“估計也是從消費習慣、利潤等方面考量,但前期投入的成本高,風險大?!?/p>

不難看出,自主新能源汽車在“出?!甭飞?,難免會有些“水土不服”。既然吃力不討好,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為何不扎實著眼于國內的萬億市場,非要爭相“出?!蹦??

 02 

“打卡式出海”是另一種品宣?

“新能源車出海,車企或許更看重的是有和沒有,而不是銷量和利潤?!?/p>

針對目前自主新能源汽車爭相“出?!钡默F(xiàn)象,在一家國內傳統(tǒng)車企負責海外業(yè)務的 Alan將其比作海外“打卡”——沿用已有成熟、現(xiàn)成的“出?!蹦J胶吐肪€,且“出?!蹦康牟恢皇菫榱速u車。

Alan表示,這里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現(xiàn)象:無論是比亞迪、紅旗等傳統(tǒng)車企的代表,還是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幾乎所有自主新能源汽車“出海”首選的目標,都是挪威。

這是因為,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挪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更高,相關政策也更友好。

因此,挪威成為自主新能源汽車海外“試水”的第一站,一旦在挪威站穩(wěn)腳跟之后,在歐洲另外幾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較高的國家轉一圈,終極目標便是“BBA大本營”——德國了。

“車在海外賣多賣少、賺不賺錢無所謂,進入歐洲尤其德國市場才是最關鍵的。”Alan 坦言,之所以自主新能源車企的“出?!毙麄鞫己芨哒{,是因為最終目標是做好國內市場的品宣。

在他看來,自主品牌通過進入海外尤其是德國市場,可以傳達一種信息,讓國內消費者知曉其品牌影響力、產品品質,都已經得到海外消費者、汽車工業(yè)強國市場充分認可的感覺,這樣可以提振用戶選擇品牌、購買產品時的信心。

“當然,也有車企打卡歐洲市場之后,選擇進軍日本市場的,但道理相同。和德國一樣,日本也屬于傳統(tǒng)汽車工業(yè)大國,還是‘兩田’的老家,車企的產品得到日本市場肯定,同樣能增強本地消費者購買的信心?!?/p>

從乘聯(lián)會近期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出口的國家中,泰國、印度、孟加拉等地,規(guī)模占比并不低。然而卻少有車企大力宣傳其“出?!鄙鲜龅貐^(qū)的消息,原因不得而知。

至于自主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定價,往往比國內高出許多,更是經常被車企作為宣傳重點。Alan 對此解釋,車企通過代理商方式進軍海外,除非虧本賣,不然其定價鐵定要高于國內市場。

“在國內生產,通過海運出口到國外,運輸費、倉儲費、代理機構的利潤,都是成本呀,所以賣給國外消費者的價格高是理所當然的,天津港的進口車,也都很貴呀。車企要降低成本,只能在海外建工廠,或者在當?shù)睾腺Y生產。 ”

他認為,國內車企“出?!背杀靖摺⒍▋r高,本是正常的市場規(guī)律,但在部分車企宣傳中,卻成了宣傳“重點”,目的也是加強品宣。

事實上,對于最近幾年剛剛打入海外市場的自主品牌而言,要想得到當?shù)叵M者的認可,肯定需要時間的沉淀。

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深諳該道理的車企,自然將“出?!碑敵梢环N營銷的“方式”,提振國內用戶信心。只是,類似的方法,多少也體現(xiàn)出了一些缺乏自信的心態(tài)。

 03 

自主品牌如何先“立信”?

其實,對于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出?!钡脑掝},行業(yè)還存在另一個觀點:國內市場太“卷”了,車企不得不“出海”以拓寬市場邊界,尋找新的增量機會。

但是,市場現(xiàn)狀真的是如此?

華寶證券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今年9月,歐洲七國新能源車市場逐漸回暖,銷量合計19.99 萬輛,同比增長10.1%;相比于8月銷量環(huán)比上升56.9%,整體滲透率為24.4%。

然而,同期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情況更為火爆。乘聯(lián)會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61.1萬輛,同比增長82.9%,滲透率首次突破30%,高達31.8%。

換句話說,國內單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相當于歐洲七國三個月銷量總和,滲透率早已領先海外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千人擁車量”數(shù)據(jù),仍明顯低于歐美日韓,與海外地區(qū)相比,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潛力巨大。

國內巨大的汽車消費規(guī)模,已經造就出不少立足國內市場,卻能夠創(chuàng)下全球銷量紀錄的新能源品牌、車型。可惜的是,理應鼓舞自主品牌夯實用戶消費體驗的銷量紀錄,最后只成了部分車企營銷的噱頭。

“中國坐擁巨大的人口紅利、市場紅利,有的企業(yè)在國內卷不動,出海更慘?!?/strong>一位汽車自媒體人表示,他十分反感自主新能源車企動不動炒作“出?!睉?zhàn)略,盡管能提振消費者信心,但本質上是企業(yè)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

事實上,包括BBA在內,歐洲傳統(tǒng)的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表現(xiàn)都不太理想。而曾經 “稱霸”國內燃油車市場的日系品牌,在新能源進程上也顯得十分落伍。

反觀很多自主汽車品牌,早已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經過近十年的快速發(fā)展,國內自主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實力已足以與海外車企分庭抗禮,甚至實現(xiàn)了換道超車。

難怪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面對國內萬億級新能源汽車賽道,自主品牌要做的不僅僅是在營銷噱頭上下足功夫。更應該在產品體驗、售后服務方面,盡善盡美。

只不過,據(jù)《中國經濟網》報道,伴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增加,自主品牌售后服務體系正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qū)。

“一方面宣傳要出海比拼BBA ,另一方面在國內的服務跟不上,被消費者不斷投訴,這種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币晃恍袠I(yè)人士強調,要想讓更多的國內消費者對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充滿信心,車企本身必須先“立信”。

【結束語】

真正的自信,其實不需要鋪天蓋地地去宣傳在海外市場如何如何,用所謂數(shù)據(jù)去“佐證”什么。只有先“立足根本”,才有機會“放眼全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增長黑客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ptmaths.com/quan/8244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上一篇 2022-10-17 20:56
下一篇 2022-10-18 09:40

增長黑客Growthhk.cn薦讀更多>>

發(fā)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